真人荫道口放大图
真人荫道口放大图

我总说自己是一位“看门人”,在尽职尽责的同时给大家讲讲故事,这应该符合人们对“看门人”的普遍认知。除我之外,文物还有它们的“守护人”,这些人远比我重要得多。
我们现在的每一件文物都经历过流转,因为每一代人都有对文化的追索, 即便历经战乱灾荒,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缘由。

读初中时抗战爆发、陷于战火;高中时母亲去世;结婚后,随丈夫迁居台湾,却遭遇“白色恐怖”;1976年,大女儿夫妇又因车祸永远离开了她。
尽管遭此,叶嘉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。她曾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,获授“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”,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中国古典文学院士。
如何熬过这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?在叶嘉莹看来,支撑她的正是自幼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。
“古人读书是为了做人、修身、养性。我是很传统的人,开蒙第一本书就是《论语》。我想我平生的行事可能是受了《论语》很大的影响。”
发表评论